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在我家

孟凡爱最美家庭事迹

时间2018-09-30 16:30   来源:  作者:

孟凡爱最美家庭事迹

孟凡爱,家住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王庄村,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孟凡爱,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为人平凡、生活平凡,却做出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38年如一日悉心照顾6位老人,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这位老人先后八次获奖,2010年被评为“感动枣庄”十佳人物;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三届道德模范”和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5年被评为全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孝德先模人物。

孟凡爱,195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兄妹7个,两兄4妹,幼年由于家庭贫困,为了供养兄妹上学,她放弃求学机会,她经人介绍,22岁时嫁给了家境贫寒的宋茂同,并与其一起把即将破碎的宋家撑了起来。38年来孟凡爱和丈夫先后照顾、供养了自己精神失常的婆婆和年迈的婆婆奶奶,以及病、残失去劳动能力且无儿无女的4位堂叔、堂婶(宋开支、宋李氏和宋开才、李广同)。多年来为老人们挑水、洗衣、做饭、端屎端尿、锄地打药、收种庄稼等日常生活琐事,都是她亲身亲为。老人们生病住院她去陪护,住院费没人交,她从自己腰包里掏。同时,她自己还要供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是侄女)吃饭、上学,四亩多地需要耕种……太多太多的事情压在她的肩膀上,累的她喘不上气来。从她踏进宋家门的38年来,她始终在奔波着,忙碌着,奉献着。虽然她有时也感到很累、很乏,但是,当她看着自己的孩子都十分懂事、孝顺,在搞好自己的学习之外,还主动帮忙照顾6位老人时;想到老人们冬天不再受冻,夏天不再被蚊虫叮咬,衣食无忧的度过晚年时,她心里好欣慰、好踏实。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孟凡爱的悉心照顾下6位老人中有5人已相继离开了人世,儿女们也成长为既孝顺又懂事的大人,按理说孟凡爱该歇歇了,但她却不,她已准备好把全部的爱都倾向96岁的李广同,陪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38年来,由于照顾孩子、支撑家庭、没日没夜伺候6位老人,让孟凡爱看起来比实际要憔悴一些,苍老一些。但是这位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坚强的老母亲从来不把自己受的罪、吃的苦向外人宣讲,向儿女倾诉,始终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的坚守着信仰,她坚信自己能把这个负担沉重的家庭支撑起来,把这6位苦命的老人照顾好。采访中,当笔者问起孟凡爱在这38年里,是什么信念支撑她这样走下来,又是如何伺候6位老人特别是无偿供养4位五保老人的事情,以及在这期间哪些事情最让她犯难时,她却说的那么从容淡然,那么轻描淡写,但笔者听得却是事事在理,句句入心。 
像伺候孩子一样孝敬老人 
   4位五保老人中的宋开支长年患有哮喘痨病、粗腿病,特别是他的粗腿病,发病时小腿肿的足有40多公分粗,由于肿的厉害,皮肤表面被蹦破,流出血水,并伴有白色的浓液,散发出刺鼻的怪味。腿上流出的浓血不断流出,粘在衣服上结疤,使衣服和腿黏在一起,脱衣服时则常常把原来结好的疤痕扯开,反复如此,疮口始终不能愈合,致使宋开支长年不能穿长裤的内衣。于是孟凡爱便为宋开芝做了两身棉袄棉裤,换洗着穿。由于棉裤和腿的接触面少,并且不要频繁换洗,宋开支减轻了穿脱衣服造成的肉体痛苦。但是,这却苦了孟凡爱,由于棉衣换洗的次数少,其上面被宋开支腿上浓血沾染的地方凝结成块,冬天,她只能用刀片把成块的地方一下一下刮掉,然后用剪刀把棉衣外皮剪开,放在盆中手洗。冬天气温低,污渍洗不掉,孟凡爱便先用热水泡一泡再洗,这样虽然解决了冻手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腥臭味,却让本来就胃浅的孟凡爱几遇呕吐,洗一次脓脏衣,呕吐的几天不能吃饭。后来,为了解决问题,她干脆带着口罩,塞住鼻子为宋开芝洗衣服。李广同是一位右前臂缺失的五保老人,自幼在庙上生活,举目无亲,而只有左手的她多年患上了哮喘病,犯病时哮喘很厉害,严重时吃喝拉沙只能在床上进行,而沾了屎尿的裤子和床单都是孟凡爱给脱下集中换洗。在洗衣服时,由于衣服上沾满了屎尿,孟凡爱只能到河边用手一遍一遍把上面的屎尿漂干净,然后再用冰冻的手揉搓沾屎尿的地方,这使李广同的床上床下、屋里屋外始终保持着干净,没有十分难闻的气味。 
两位老人同时发病发动家人齐心相助
   说起令孟凡爱最头疼的事就是几个老人同时住院,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人,不可能每个都去陪护照顾。但是这样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有一次,宋开才因肺气肿病到枣庄市立医院住院,其妻李广同按理说在身旁照顾,但是她却也因为肺气肿引起了哮喘,经常喘的脸发青,腰直不起来,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孟凡爱见状,急忙和丈夫宋茂同商量,决定由丈夫到市立医院陪护宋开支,自己则用三轮车拉着李广同到安城卫生院进行输液治疗,由于李广同右臂残疾,吊瓶只能打在左手上,所以一些吃饭、如厕、洗手洗脸等日常行为均不能做,孟凡爱只能寸步不离的伺候她。那时,正值麦收季节,孟凡爱自己家有4亩多地,看着人家都在满地里忙活收麦,而自己只能干看着,瞎着急。后来实在不行了,便把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叫到家中,让其替自己在医院伺候李广同,自己抽出手来抢收小麦。其女儿由于在高考关键时刻成绩受到影响,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孟凡爱知道感觉很对不起自己女儿,问她后不后悔替自己照顾李广同,恨不恨自己耽误了她,女儿却说,绝不后悔,因为自己虽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却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不离不弃、用于承担责任的奉献精神,她为有这样一个母亲而感到骄傲自豪。听到女儿的回答孟凡爱身体虽然很疲惫,但心里舒坦多了。在忙完麦收后,她又一如既往的早出晚归的伺候李广同,依然每天用三轮车拉着她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就这样,32天后,李广同在孟凡爱精心照料下终于康复了。32天的劳累使孟凡爱身体极度疲惫,两条腿都肿了起来,人也瘦了一圈。这且不说,两位老人这次住院治疗共花掉医疗费3000余元,这个数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可以说是个很大一笔钱,普通家庭一年收入也不过如此,而孟凡爱却无偿的给垫付上了。当有人问她心疼不心疼,她说自然心疼,毕竟是自己家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但是这钱是为了救人,花的值,对此,自己是绝不会后悔的。 
多年的付出有委屈有泪水无怨无悔 
   一个人同时照顾两个老人尚且有些力不从心,而孟凡爱却照顾了6位年迈的老人,并且都有病在身。自己的婆婆奶奶和婆婆毕竟是自己家里的人,无论从常理上还是从责任上都义不容辞,但另外4位可以说与自己毫无关系,完全可以对其不管不问。宋开芝和宋开才是亲哥俩,他们还有2个姊妹,在弟兄俩患病期间,姊妹俩曾看望过几次,后来因为怕脏、怕被传染,看望的次数随之减少。缺少人照顾的宋开芝、宋开才夫妇的日子日渐窘迫,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屋里屋外脏、乱并散发着刺鼻难闻的气味,人们老远都躲着,生怕被其染上霉气,更是没有人愿意踏进他们的家门,别说帮他们的忙了。孟凡爱夫妇俩看着这些,心里实在不忍,孟凡爱看到他们实在可怜,想到自己的母亲都很敬老。于是,夫妇俩承担起了照顾他们4位老人的重担,谁知,这一担就是35年。在照顾他们生活过程当中,夫妇俩看不得他们有半点受折磨,受委屈,除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其余的事夫妇俩全揽下来了。有一次,正当6月份,天气炎热。丈夫宋茂同到外地办事没在家,孟凡爱早晨干完活回家还没来得及吃饭,宋开支找上门说是园地旱了,快去给浇一下,没等孟凡爱回答,这时宋开才走进门说他的绿豆地长草生虫了,让给帮忙锄草、打药。孟凡爱看了看他们两个,一个喘不清,一个老烂腿,哎!好吧!便答应了下来。10点多钟,她来到绿豆地里,看着满地的草,想着自家4亩多麦茬还没有锄,冤不冤啊!但不给他们干又没办法,不能让地荒了啊。孟凡爱寻思着几十年来自己受的苦和承受的压力,想着想着心里不是滋味不由自主想大哭一场,但又怕别人看见,左顾右盼发现周围没人后,便放声大哭起来,这一哭不要紧,足足哭了一个多小时。哭是能释放压力的。孟凡爱哭后感觉心情好多了,她仔细分析了事情后,咬了咬牙,跺了跺脚,自己苦就苦点吧累就累点吧!如果不过问他们,他们或许早就不在了,如果这样,自己心里能安心吗? 
活养、死葬、帮还账不取任何回报 
   38年来,4位五保老人的一切花销,除了村、镇能报销一部分外,其余都是孟凡爱家里承担。老人住院费、生活费、丧葬费都是孟凡爱给帮助支付。虽然村给了4位老人几亩耕地,由于他们没劳动能力耕种,几度荒废,后来,孟凡爱把他们的耕地重新拾掇起来,帮他们种、替他们收,但收获的粮食都是颗粒不少的交给老人。在宋开芝夫妇俩故去后,遗留下来的房产、物品,按理说,孟凡爱家人理应继承,但是,她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交到村委会处理,没得到一分钱的回报。由于宋氏兄弟常年患重病,基本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平常在身体状况允许时,种点菜、卖点干货挣点小钱,维持家用,这也减轻了孟凡爱的一些负担。但宋氏弟兄却不让人省心,时常给孟凡爱找一些麻烦。有一次,宋开才不知为什么欠了别人500多元钱,人家上门催要时,他却堵着门不让人进家,并张口辱骂人家。孟凡爱知道此事后,准备从自己家里拿钱还账,但当时家中没有钱,于是,孟凡爱便到亲戚家中借了500元钱帮其还帐了事。对于这些,有人问她,为他们大把大把的花钱,他们能还得起吗?对此,孟凡爱却说,这些年早就习惯了,自己早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亲人了,为他们花钱就像自己的事情一样,也从来不指望他们还上。而丈夫宋茂同则说,自己和老伴最看不得老人饥寒交迫、无人照料的事了,所以,对于几位老人看病、生活花销,自己辛苦一些,多出几趟车,他们的生活费用就有着落了。

孟凡爱家庭并不富裕,生活水平也不高,她只是众多依靠几亩地生活的普通农民之一,走在大街上,和大多数农村妇女没有什么区别。但就是这么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却做了常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承担了本不该属于她的责任,忍受了社会给予她的太多的不公平。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说过:“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那么孟凡爱便是那根埋在地下的树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却从不要求过回报。不是亲生胜似亲生,本是陌路却倾囊相助,38年里,她把青春献给了6位老人,她用人格谱写了一曲壮丽诗篇,她对6位老人和家庭的爱就像她自己的名字一样---是一种“凡爱”,但这种“凡爱”的背后却是一个伟大母亲38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和支撑。

 

 

 

 

W020191030374997800095.jpg